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铁路客车电气火险防控对策

来源: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25 06:39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:

【摘要】0 引言 随着大量的电气设备装车使用,铁路客车电气系统更加具有大负荷、多样、复杂性等特点,发生电气系统火灾事故的机率也越来越大。铁路客车车厢是人员密集空间,墙板、地板

0 引言

随着大量的电气设备装车使用,铁路客车电气系统更加具有大负荷、多样、复杂性等特点,发生电气系统火灾事故的机率也越来越大。铁路客车车厢是人员密集空间,墙板、地板、顶板、电气配件、席位大都是非金属材料,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。笔者结合南宁局集团公司客车火险防控实际调研分析,提出解决问题对策。

1 问题

1)绝缘不良引起漏电、短路。电路、电气配件绝缘不良,导致电气系统短路、漏电而成产生拉弧、配件烧损等故障。主要有供配电线路绝缘、电器绝缘故障产生短路、漏电两类诱发火险。

2)元器件质量缺陷引起冒烟、烧损。新购配件质量、检修配件质量和元器件自然老化等电气元器件质量问题导致炸裂、冒烟发生。

3)作业标准不落实未及时发现、处置火险。乘务巡检不到位,没有及时发现、处置客车运行中发生的问题。

2 原因

2.1 电气系统绝缘不良

1)线缆绝缘层损坏。一是作业损坏。工作者未按工序质量要求进行钻眼、钉钉作业导致地板、墙板内电气线缆绝缘层损坏。机辆动客电〔2019〕407 号通报了K68 次发电车冒烟故障,原因为封堵地板孔洞作业采用自攻螺钉破坏线槽内干线两处绝缘,运行中两处破损点与自攻螺钉打火拉弧引起地板夹层防寒材料冒烟。据统计,2019 年南宁局集团公司南宁车辆段(南宁车辆段)下称发生了3起作业损坏线缆绝缘的问题,在绝缘检测中及时发现并得以整治;二是防鼠灭鼠不到位,未及时发现处置鼠害损伤电缆绝缘。

2)电气线路老化。由于受温度、湿度、辐射等因素影响,导致电气线路绝缘层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降低。

3)环境潮湿降低绝缘性能。保洁作业用水冲地板、通过台,造成线缆潮湿,导致绝缘性能降低。

2.2 元器件质量不高

1)配件入库把关不严。检修单位新购、委外检修电气配件未认真执行检验标准,导致型号、参数与设计不匹配的配件、劣次品和委外检修不合格品装车使用。

一是配件选型、装车质量卡控不到位。如2018年下半年以来开始普查的断路器问题,全路客车存在交直流混用、参数规格不符、接线方向错误,断路器无法起到过载、短路保护和灭弧功能。

二是缺陷电气产品装车使用。目前电器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如大量使用的交流断路器,有些牌号或厂家的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,触点含银量、动作时间、铁芯吸合力、线圈框耐热性、灭弧能力等诸多项参数达不到国家标准。

三是委外修的配件质量卡控不到位。由于验收、质检机构改革,存在职责不清晰、作用发挥不到位问题,导致部分委外修配件未进行复检复验。如2019 年10 月30 日检查南宁车辆段,发现委外检修修复的涡轮增压器、冷凝器、充电机、废排风机等没有进行复检复验。

2)检修标准执行不到位。一是执行《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》有差距。如2019 年5 月份检查发现南宁车辆段在空调压缩机接触器、空调电热器空气断路器抽样试验性能作业时,没有执行对相应负载的接触器、断路器全部下车测试的规定;电力连接器座E3修未按规章做到全数下车修,检修质量难以保证;二是对工艺文电执行不到位。三是工作者责任心不强。压接接线端子时未使用专用压线钳压紧,导致端子与导线接触不良或松脱,端子和导线发热,引发火情。运行客车发生漏电报警、示温贴变色等问题不排查问题原因,导致问题解决不彻底。

2.3 作业标准不落实

1)巡检漏检问题突出。2019 年10 月份南宁局集团公司安监室检查南宁车辆段柳州运用车间202趟列车巡检记录发现有138 趟存在漏巡问题,其中51趟漏巡超过10次(点)及以上,关键设备和关键时段漏巡问题突出。

2)巡检标准不落实。2019年9月份平推检查南宁车辆段湛江运用车间乘务巡检情况,发现乘务员巡检一次编组18 辆列车最短时长14 min 30 s,平均巡检时间48.33 s/辆,发电车一次最短时间仅24 s,巡检走过场的问题比较严重。

3 对策

3.1 提高生产工艺落实能力

1)抓好绝缘失效风险的防控。一是规范车体钉、钻地板作业流程。检修单位要为段修、库检作业配齐必要的电气设备配线图,可能造成配线绝缘风险的作业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监控作业。二是抓好电气配件寿命管理,到期必须更换。三是做好运用列车干线绝缘检查确认工作。四是乘务人员保洁时,严禁用水冲洗车厢地板,造成接触不良、短路。

文章来源:《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yqjyxxjs.cn/qikandaodu/2021/0325/912.html

上一篇: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
下一篇:电子装联中焊点润湿角对于焊接质量的影响分析